校級科研機構(gòu):比較文學研究中心
[2]院級科研機構(gòu):國際漢學研究中心、中外語言文化研究中心、當代中國文化研究與翻譯傳播中心、客家文化研究所、粵港澳臺文學研究中心等
[2]2005年以來,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文藝研究》、《文學遺產(chǎn)》、《文藝爭鳴》、《外國文學研究》等期刊發(fā)表論文700多篇,其中CSSCI期刊180多篇;出版學術(shù)著作40多部;獲各類學術(shù)獎勵30多項,其中省部級獎16項;主持國家級、省部級、市廳級等各類縱向項目70多項,其中國家社科重大項目2項;積極參與廣東省211工程三期重點學科建設(shè)項目u201c人文學中心建設(shè)u201d并通過驗收。
[2]目前,學院已與美國、俄羅斯、日本、印度尼西亞、韓國、波蘭、秘魯、智利、柬埔寨等國家及我國臺灣地區(qū)的一些高等院校和教育機構(gòu)建立了合作關(guān)系,建立了13個海外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實習基地。
本科生和學術(shù)型研究生有26%以上可以赴韓、日、臺等境外合作高校交換學習或?qū)嵙暎粷h語國際教育專業(yè)碩士研究生100%赴海外實習,足跡遍布歐洲、美洲、非洲、亞洲29個國家;先后招收來自23個國家的碩士留學生140多人;大力支持、鼓勵教師出國訪學交流,擔任海外孔子學院中方院長、漢語教師,不斷提高教師國際化水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