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業(yè)務教程》闡述了國際貨物進出口的交易過程及做法,主要內容共九章,分為四部分:一、國際貿易術語及其慣例,介紹了國際商會制定的《200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內的13個國際貿易術語項下各自的交貨地點、買賣雙方承擔的責任、費用和風險,以及《200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1932年華沙一牛津規(guī)則》和《1941年美國對外貿易定義修訂本》三個國際慣例對有關貿易術語的解釋。二、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條款,是買賣雙方在交接貨物、收付貨款和解決爭議等方面權利和義務的具體體現(xiàn)。包括商品的名稱、品質、數(shù)量、包裝、貨物運輸、運貨保險、商品價格、國際結算、檢驗、索賠、不可抗力和仲裁等條款。三、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商定和履行,是買賣雙方通過協(xié)商,就貨物交易條件達成共識,簽訂合同,并按照合同的規(guī)定進行貨物、資金的交接和收付。四、國際貿易方式,國際貿易除了傳統(tǒng)的進出口方式之外,還有融貨物、資金、勞務及技術于一體的貿易方式。《國際貿易業(yè)務教程》每章附有案例、習題及答案,以便讀者在掌握基礎知識之上進行練習,加深理解并靈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