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合同騙走200余萬?
檢方控告一老總詐騙,被告辯護人認為被告無罪
一外貿公司老總用“臺商”的一紙名片與另一公司簽訂了44萬美元的外貿合同。檢方認為,這名老總以“介紹外貿”的幌子讓深圳一外貿公司掉進陷阱,從而騙走其233萬元的巨款。前日,市檢察院以詐騙罪將這名公司老總訴上法庭。
被控詐騙的李×亮原系武漢市國豐貿易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檢方訴稱,去年11月初,李×亮虛構出一筆44萬美元的外貿業(yè)務,誘騙深圳某外貿公司與其合作。李×亮聲稱自己能開出不可撤銷信用證作為付款保證,該外貿公司考慮到通過出口退稅可以獲得十幾萬元的利潤,便同意與其合作。之后,李×亮找來一臺灣人當外商,與該外貿公司簽訂了44萬美元的真絲地毯外貿合同;然后又安排該外貿公司與江蘇省某市貝特爾公司簽訂了382.8萬元的國內購銷合同,自己則私下與貝特爾公司負責人談好貨物售價為130萬元。李×亮還隱瞞實情,使該外貿公司讓不具有貨物運輸資格的張某負責運輸貨物。
在貝特爾公司交貨前,李×亮偽造了貝特爾公司的付款委托書,據(jù)此,該外貿公司匯給貝特爾公司130萬元,匯給武漢國豐公司233萬元。張某通知該外貿公司稱船期延誤,無法按時裝船,該公司因無法議付該信用證而遭巨額損失,而“外商”也失去聯(lián)系。
檢察官認為,本案屬于“假外貿、真詐騙”。李×亮否認控罪,其辯護人也為其作了無罪辯護。他認為李×亮只不過是按外貿的行規(guī)來操作,根本購不成詐騙罪。法院沒有當庭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