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我PH進出口公司對新加坡出口一批貨物。2000年3月5日由N. H. M. 銀行開來裝船期為3月23日、效期為4月3日的信用證,在單據條款中要求提供"FULL SET OF CLEAR ON BOARD OCEAN BILL OF LADING AND ONE COPY OF NON-NEGOTIABLE B/L …… AND 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S CERTIFICATE OF ORIGIN FORM A.","ALL DOCUMENTS EXCEPT DRAFT AND INVOICE MUST NOT SHOW THE CREDIT NUMBER AND INVOICE NUMBER."
PH進出口公司制單人員在裝船前繕制GSP原產地證書時,發(fā)現信用證要求所有單據不能表示發(fā)票號,而GSP原產地證書格式A卻要求填寫"發(fā)票號和日期"。PH公司立即與當地商檢機構聯(lián)系,商檢機構堅決不同意出具發(fā)票號留空不填的GSP原產地證書,其理由是聯(lián)合國貿發(fā)會對于填寫GSP原產地證書格式A的有關規(guī)定,此欄目不得留空不填。
PH進出口公司立即發(fā)傳真給新加坡進口商,提出"你信用證要求一切單據除發(fā)票和匯票外,不得表示發(fā)票號和信用證號,但是你又要求我提供GSP原產地證書,該證書按照聯(lián)合國貿發(fā)會規(guī)定必須填寫發(fā)票號,故你信用證與上述規(guī)定有抵觸,而且我地出證當局也不同意接受此條款。請你修改信用證為ALL DOCUMENTS EXCEPT DRAFT,INVOICE AND 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S CERTIFICATE OF ORIGIN FORM A MUST NOT SHOW THE CREDIT NUMBER AND INVOICE NUMBER."
新加坡進口商電復:請立即裝船,信用證正在申請辦理修改中。
PH進出口公司隨即安排3月22日裝船,裝船后一周仍未見其修改信用證開到,效期將至。聯(lián)系新加坡進口商,卻稱已經辦理信用證修改。4月3日,PH進出口公司只好出具保函向中國光大銀行辦理擔保議付。
PH進出口公司向中國光大銀行提交的提單中船名標明:"INTENDED VESSEL 'FREESEA'",但是在"已裝船"批注中填有經承運人加注實際已裝船的船名和裝船日期,并有承運人簽章。
單據寄到國外后,開證行提出單證不符,暫代保管單據。不符點有二:"其一,GSP原產地證書格式A第10欄表示了發(fā)票號,與我信用證的規(guī)定不符;其二,正本提單上承運人加注了實際裝船的船名和日期,但是在副本提單上卻無此批注,開證申請人不同意接受。"
PH進出口公司接到中國光大銀行送來的開證行拒付通知后感到奇怪,對于GSP原產地證書的發(fā)票號一事,早已向新加坡進口商提出,對方不但同意,而且還辦理了信用證修改,為何還提出單證不符?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