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財政部公布《2011年關稅實施方案》,從2011年1月1日起,我國稀土個別品種的出口關稅將被提高。其中,鏑鐵出口關稅可能從目前的20%提高到25%,金屬釹可能從目前的15%提高到25%,釹鐵硼甩帶出口稅率可能將從目前的零提高到20%。
財政部在新聞稿中稱,“提高個別稀土產品的出口關稅”的目的是“為了規(guī)范稀土出口”。
一位業(yè)內人士對本報記者稱,出于環(huán)保及資源保護等原因,自上世紀末,中國開始對稀土進行監(jiān)管,不過由于源頭生產管控效果受限,后來轉而監(jiān)管出口,試圖通過減少出口量來調控國內稀土的生產,并促使國外向中國轉移相關技術,促進中國稀土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
從2004年至2009年,我國稀土出口配額分別為6.6萬噸、6.6萬噸、6.2萬噸、6萬噸、4.7萬噸、5萬噸,年遞減額不超過10%。但2009年之后,我國稀土監(jiān)管政策更加嚴格。據商務部發(fā)布的數(shù)據,中國2010年全年的稀土出口配額總數(shù)僅為30258噸,相比2009年減少了近40%。
由于中國稀土產品占據了世界90%的市場份額,嚴格的稀土出口控制,引發(fā)國際稀土應用廠商及相關國家的抗議。
10月初,作為中國稀土的最大購買國,日本外相前原誠司稱,中國政府干預稀土出口可能將違反世貿組織相關原則。與此同時,美國貿易代表處已根據美國貿易法301條款,調查中國在環(huán)保技術貿易和投資方面的相關政策,稀土出口也在被調查之列。
不過,10月28日,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發(fā)言人朱宏任回應稱,中國不會把稀土作為與其他經濟體討價還價的工具。朱宏任還稱,希望在合作、發(fā)展和共贏中,實現(xiàn)與各國在稀土資源利用上的互利合作,同時保護好這樣一個不可再生的資源。
據相關資料顯示,受世界經濟恢復影響,2010年中國稀土實際出口量可能高于過去。公開資料顯示,2010年1月至8月,作為中國稀土最大的出口地之一,廣東的稀土出口量為790.9噸,同比增長2.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