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防疫形勢的整體好轉,國內的展會市場逐步復蘇。先有廣交會率先開啟了云展覽的創(chuàng)新模式,后有深圳禮品展、廣州防疫展官宣仍以實體展覽的形式出現(xiàn)。
不過,境外展覽卻遲遲看不到復蘇復工的希望。今年2月開始,境外展會主辦方陸續(xù)宣布展會延期或取消,很多展會甚至經歷了2次延期。如原定于6月初的臺北電腦展,3月宣布延期至9月舉辦,6月12日正式宣布取消,原定于10月的日本CEATAC高新技術展也正式宣布改為線上。
后續(xù)是否還會有更多境外展會取消?取消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線上是否會成為主辦方的選擇?
整體而言,展會線上化目前仍然不是展覽會的主流。廣交會是中國大型展覽中首個開啟云展示的平臺,參展商通過直播的方式向海外買家展示產品,實現(xiàn)貿易成交的目的。由于展會正在進行之中,目前關于展覽會的數(shù)據(jù)官方還未發(fā)布。
除此以外,全球沒有純線上化的大型貿易展會。值得關注的是,9月德國柏林IFA展在線下實體展的基礎上加入了一些創(chuàng)新元素,如開設分會場,控制進館人數(shù)等,目前已經宣布計劃中的800名媒體已經報名完畢。IFA作為消費電子和家電行業(yè)的龍頭國際展會,能否成功舉辦也將影響其他展會主辦方的選擇。
2. 航班和出入境政策才是核心對于參展商而言,過去關注的是展覽會的品牌效應、展位情況以及價格,如今卻需要實時關注入境政策、疫情情況以及航班情況。
目前而言,民航局仍在貫徹之前的“
五個一”政策,即一個航空公司經營至任一國家的航線只能保留一條,且一周至多只能有一個航班。6月8日,又再次引入航班獎勵和熔斷機制。
“中國人走出去”還需要一段時間。對于中國企業(yè)而言,能否出國參展
也取決于航班和簽證政策。在國際航班和出入境政策正?;?,境外展會才有參加的可能。
值得關注的是,6月2日,香港特區(qū)政府正式宣布了最新出入境政策:
- 非香港居民由海外國家/地區(qū)乘搭飛機抵港,將不準入境。
- 非香港居民由中國內地、澳門及臺灣抵港,入境后須接受強制檢疫14天。
- 非香港居民如在抵港前14天曾經到過任何海外國家/地區(qū),將不準入境。
在此之后,香港貿發(fā)局即宣布原定于7月的夏季采購匯取消,并挪到線上。一般而言,展覽會的主辦方需要在
開展前三個月對展會做出是否舉辦的評估,這關系到展品貨運、展位搭建以及國際買家和參展商的行程安排,所以這也是為什么臺北電腦展、日本CEATAC高新展選擇在6月進行了通告。
各位參展商也可以按此時間節(jié)點進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