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平安險案例
某外貿(mào)公司按CIF術(shù)語出口一批貨物,裝運前已向保險公司按發(fā)票總值110%投保平安險,6月初貨物裝妥順利開航。載貨船舶于6月13日在海上遇到暴風雨,致使一部分貨物受到水漬,損失價值2100美元。數(shù)日后,該輪又突然觸礁,致使該批貨物又遭到部分損失,價值為8000美元。問:保險公司對該批貨物的損失是否賠償?為什么?
案例分析:
賠付。
因為根據(jù)我國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海運貨物保險的規(guī)定,在投保平安險的情況下,貨物如果遭受了承保責任范圍內(nèi)的意外事故,在此前或此后由遭受了海上自然災害,則保險公司賠償被保險人的全部損失。
2. 偷竊提貨不著險案例
我按CIF條件向中東出口貨物一批,根據(jù)合同規(guī)定投保水漬險附加偷竊提貨不著險。海運途中因中東戰(zhàn)爭貨船被扣。而后進口商因提貨不著便向保險公司索賠,問:保險公司是否賠付,為什么?
案例分析:
保險公司不賠付。因戰(zhàn)爭而導致的提貨不著屬于戰(zhàn)爭險的承保范圍。即不屬于水漬險也不屬于偷竊提貨不著險的承保范圍。
3. 水漬險案例
我按CIF向歐洲出口棉布一批,根據(jù)合同規(guī)定投保水漬險。海運途中,因艙內(nèi)食用水管漏水而使其中30包遭受水漬。問:保險公司對此損失是否賠償?為什么?我方應該怎么辦?
案例分析:
保險公司不賠付。因為因艙內(nèi)食用水管漏水而使貨物遭受水漬的損失屬于淡水雨淋險的承保范圍,不屬于水漬險的承保范圍。該損失是由于船方的過失造成的,我方可憑清潔提單向船公司索賠。
4. 一切險案例
我某公司出口花生糖一批,投保一切險。由于貨輪陳舊,速度慢,加上沿途攬載,結(jié)果航行3個月才到達目的港。卸貨后,花生糖因受熱時間過長全部潮解,無法銷售。問這種情況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為什么?
案例分析:
盡管該批貨投保了一切險,但并非一切損失保險公司都負責賠償。本案屬于保險公司“除外責任”。即CIC1981年“除外責任”第4條的規(guī)定:被保險貨物的自然損耗、本質(zhì)缺陷、特性及市價跌落、運輸延誤所引起的損失或費用。因此,花生糖變質(zhì)是由于運輸延誤造成的,所以保險公司不賠償,可憑清潔提單向向船公司索賠。
5. 除外責任案例
我某外貿(mào)公司與澳大利亞某商達成一項皮手套出口合同,價格條件為CIF悉尼,支付方式為不可撤銷即期信用證,投保協(xié)會貨物保險條款ICC(A)險。生產(chǎn)廠家在生產(chǎn)的最后一道工序未將手套的濕度降低限度,然后用牛皮紙包好裝入雙層瓦棱紙箱,再裝入集裝箱。貨物到達目的港后,檢驗結(jié)果表明,全部貨物濕、霉、玷污、變色,損失達8萬美元。據(jù)分析,該批貨物出口地不異常熱,進口地不異常冷,完全屬于正常運輸。問:(1)保險公司對該批貨物是否負責賠償?為什么?(2)進口商對受損貨物是否支付貨款?為什么?
案例分析:
(1)保險公司不賠付。因為根據(jù)“協(xié)會貨物保險條款”,貨物本身的內(nèi)在缺陷或特性所造成的損失或費用屬于保險除外責任。
(2)進口商必須支付貨款。CIF是象征性交貨,賣方不需要保證到貨。只要單單相符,單證相符就必須付款??蓱{商檢證書和合同向賣方索賠。
6. 罷工險案例
我方按CIF紐約出口冷凍羊肉一批,合同規(guī)定投保一切險加戰(zhàn)爭險、罷工險。貨到紐約后,適逢碼頭工人罷工,貨物因港口無法作業(yè)不能卸載。第二天貨輪因無法補充燃料,以致冷凍設備停機。等到第五天罷工結(jié)束,該批羊肉已變質(zhì)。問進口商向保險公司索賠是否合理?
案例分析:
不合理。因為罷工險,保險公司只對因罷工造成的直接損失負責賠償,對于間接損失,如由于罷工而引起的勞力不足或不能運用,致使堆放碼頭的貨物遭到雨淋日曬而受損、冷凍機因無燃料而中斷致使貨物變質(zhì)等等不賠償
7. 單獨海損和共同海損案例
某貨輪在某港裝貨后,航行途中不慎發(fā)生觸礁事故,船舶擱淺,不能繼續(xù)航行。事后船方反復開倒車強行浮起,但船底劃破,致使海水滲入貨艙,造成船貨部分損失。為使貨輪繼續(xù)航行,船長發(fā)出求救信號,船被拖至就近港的船塢修理,暫時卸下大部分貨物。前后花了10天,共支出修理費5000美元,增加各項費用支出(包括員工工資)共3000美元。當船修復后繼續(xù)裝上原貨啟航。次日,忽遇惡劣氣候,使船上裝載的某貨主的一部分貨物被海水浸濕。(1)從貨運保險義務方面分析,以上所屬的各項損失,各屬于什么性質(zhì)的損失?(2)在投保了平安險的情況下,被保險人有權(quán)向保險公司提出哪些賠償要求?為什么?
案例分析:
(1)案中海水滲入船艙造成貨物損失和船舶遭遇惡劣氣候,導致某貨主的部分貨物被海水浸濕的損失屬于單獨海損,其他一切損失都屬于共同海損。
(2)在投保平安險的情況下,保險公司對所有損失都賠償。
8. 投保險別選擇案例
某廠預向國外出口一批日光燈。由于日光燈體積細長而又容易破碎,投保什么險比較好?包裝方面有什么規(guī)定?
案例分析:
根據(jù)交易貨物的性質(zhì),可以投保水漬險加保破損破碎險,也可以投保一切險,因為一切險包含水漬險和一般附加險的承保范圍,而破損破碎險屬于一般附加險。一?般此類商品的包裝要采取標準木箱,要采取防止相互碰撞破損破碎的牢固裝置。
CIF貿(mào)易術(shù)語下的保險險別案例
某公司用CIF價格一套英國檢測儀器,因合同金額不大,合同采用簡式格式,保險條款僅簡單規(guī)定為由賣方負責辦理保險。到貨后,該公司發(fā)現(xiàn)一部件變形影響正常使用,于是向外商索賠。外商答復檢測儀器出廠有嚴格檢驗和質(zhì)量證書。后經(jīng)商檢局檢驗認為是運輸途中部件收到振動和擠壓造成。該公司又向保險公司索賠,而保險公司認為此種情況屬于“破損破碎險”承保范圍,但保險單上只投保了ICC(C)險,沒保破損破碎險,所以無法索賠。試分析應當吸取什么教訓?
案例分析:
該公司業(yè)務人員想當然地以為合同規(guī)定由賣方辦理保險,賣方一定會投保ICC(A)險,而根據(jù)國際貿(mào)易術(shù)語解釋通則2010的解釋,在CIF條件下,如果合同沒有具體規(guī)定,賣方只需投保最低責任范圍險別。
因此,在進口合同中使用CIF、CIP貿(mào)易術(shù)語時,一定要根據(jù)貨物的特點,在合同中明確注明投保的具體險別和附加險別。進口合同盡量采用CFR、CPT貿(mào)易術(shù)語。
10. 共同海損分攤案
船在航行中觸礁,船身出現(xiàn)裂口,海水自裂口處侵入,貨方甲價值3萬美元的貨物因此受損。為了船貨共同安全,船長下令租用拖輪將船拖到岸邊修補,然后為了船身上浮拋掉了貨方乙的部分笨重貨物,這些損失和費用共計8萬美元。這8萬美元的共同海損應如何分攤?已知開航時各方的價值為:船方100萬美元、貨方甲33萬美元、貨方乙50萬美元、貨方丙8萬美元、待收運費2萬美元。(單位:萬美元)
案例分析:
根據(jù)慣例,共同海損犧牲和費用應由受益方,即船方、貨方、運費方三方最后按獲救價值的比例進行分攤。
?
分攤金額=共同海損損失和費用*分攤比例
分攤比例=各方獲救價值/獲救總價值
根據(jù)案例情況,各方分攤金額計算如下:
?
?
11. 共同海損判定案
某貨輪從天津新港駛往新加坡,在航行途中船舶貨艙起火,大火蔓延到機艙,船長為了船貨的共同安全,決定采取緊急措施,往艙中灌水滅火?;痣m被撲滅,但由于主機受損,無法繼續(xù)航行,于是船長決定雇用拖輪將貨船拖回新港修理,檢修后重新駛往新加坡。事后調(diào)查,這次事件造成的損失有:①l000箱貨物被火燒毀;②600箱由于灌水滅火而受到損失;③主機和部分甲板被燒壞;④拖輪費用;⑤額外增加的燃料和船長、船員工資。從上述各項損失的性質(zhì)看,哪些屬單獨海損,哪些屬共同海損?
案例分析:
本案例①、③是因火災而造成的直接損失,不具備共同海損成立的條件,屬單獨海損。
②、④、⑤是因維護船貨共同安全,進行灌水滅火而造成的損失和產(chǎn)生的費用,屬于共同海損。
?
12. 單獨海損判定案
有一貨輪在航行中與流冰相撞,船身一側(cè)裂口,海水涌進,艙內(nèi)部分貨物遭浸泡。船長不得不將船駛上淺灘,進行排水,修補裂口,爾后為了浮起,又將部分笨重貨物拋入海中。問這一連串的損失都是單獨海損嗎?
案例分析:
不全是單獨海損。
在上述損失中,只有船體撞裂造成的浸泡損失是單獨海損。而將船只駛向淺灘后的一系列損失和費用屬共同海損。
13. FOB條件下,“倉至倉”條款是否適用案
有一份FOB合同,買方已經(jīng)向保險公司保了“倉至倉”條款的一切險,貨物在從賣方倉庫運到碼頭途中,發(fā)生保險范圍內(nèi)風險損失,事后賣方以保險單含有“倉至倉”條款,要求保險公司賠償,遭到拒絕,后來賣方又請求以買方的名義向保險公司索賠,遭到拒絕。
保險公司是否應負責賠償?
案例分析:
在FOB下,買方自己買保險,只保其應該負責的風險,風險轉(zhuǎn)移是在裝運港船舷,此案例中,風險尚還沒有發(fā)生轉(zhuǎn)移,買方該不負責,由買方向其投保的保險公司也當然不負責賠償。賣方損失發(fā)生時,雖具有可保利益,但他不是保險單的被保險人或合法受讓人,無權(quán)向保險公司索賠。買方在損失發(fā)生時對貨物不具備保險利益,所以保險公司拒絕賠償。
?
14. 戰(zhàn)爭險責任起訖
某公司出口一批貨物,已投保一切險和戰(zhàn)爭險,該船抵達目的港開始卸貨時,當?shù)赝蝗话l(fā)生武裝沖突,部分船上貨物及部分已卸到岸上的貨物被毀。問保險公司應如何賠償?
案例分析:
此損失是由于戰(zhàn)爭造成的,應遵循戰(zhàn)爭險的責任起訖期限。戰(zhàn)爭險的責任只限于運輸工具上的責任。所以,本例保險公司只負責賠償尚在船上未卸貨物的損失,至于已卸到岸上的貨物,保險公司不予賠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