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做的是國際貿易還是跨境電商?簡單來說還是B2B和B2C收款的區(qū)別。
B2B的貿易,金額高,交期長,貿易風險大。需要有強風控的賬戶來把控收款風險。較為常見的有:
1.公賬外幣戶,和海關數據綁定,自營報關核銷,退稅另算。各地銀行可能有過賬量要求。
2.香港銀行賬戶,需要開先開香港公司,時間和成本投入略高,轉賬自由,但是結匯麻煩不安全,而且容易抽查翻以前數據,也有量的要求,長期不用容易被關戶。
3.國際站的信保賬戶,做國際站的業(yè)務配套開通,小金額可以直接線上走信保訂單,大金額比較麻煩,要綁定一達通出口且需要報關。
4.外貿公司代理收款,以前也很常見,套別人的抬頭出口報關退稅,但全流程都要看代理的配合,回款慢,而且跟客戶那邊要重復解釋,用上了以后自己再換回來是要多走一道溝通的。
5.義烏個體戶,地方政策扶持的賬戶,有些朋友有香港賬戶,會配合開一個,美金轉回來結匯。但是年底額度不好買,資料也慢慢變得多起來了。
6.第三方平臺賬戶,PingPong這種,賬戶是看需要收的幣種來開本土賬戶或者香港賬戶,結匯,轉賬都很方便,服務和風控都很專業(yè)。作為新潮流,我也用起來了,目前體驗不錯。
7.小金額可能會用西聯(lián),貝寶這類來收,但結匯都很不方便,但如果客戶要求就必須得用了。
B2C的貿易,基本都是跨境電商和獨立站的收款,一般也是用第三方平臺賬戶來收。比如P卡,貝寶還有PingPong,萬里匯這類的,費用有高有低,具體還是要看自己的體量,可以多去了解一下。
因為對外貿易,無論做B端還是C端,都需要把控好風險,回款周期,結匯便利度。適合自己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