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稅收優(yōu)惠政策拉動了風能項目的內需,但是隨著稅收抵免政策的到期,美國風電塔制造商上周四呼吁美國政府的一個專門委員會批準對進口自中國和越南的風電征收高額關稅。
關稅的經濟效應一般說來,當一國的經濟實力強大,在國際競爭中處于優(yōu)勢時,往往奉行自由貿易政策,關稅體現(xiàn)的主要是稅收的職能;相反,當一國經濟發(fā)展落后,國際競爭力不強時,則往往奉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這時候關稅的保護職能居于重要甚至主要地位。
征收關稅會引起進口商品的國際價格和國內價格的變動,從而影響到出口國和進口國在生產、貿易和消費等方面的調整,引起收入的再分配。關稅對進出口國經濟的多方面影響稱為關稅的經濟效應。
歷史上對進口商品所征收的關稅,不管是從量關稅(SpecificTariffs)還是從價關稅(AdvaloremTariffs),都曾經是政府收入的重要源泉。但是在當代,關稅的主要功能已不再是增加政府的稅收,而是去阻擋來自國外商品的進入,保護國內市場和國內相關的產業(yè)。當然,國家有大有小,同樣幅度的進口關稅,對小國和大國可以產生不同的經濟效應。
假定進口國是個貿易小國,即該國某種商品的進口量占世界進口量的很小一部分,因此,該國的進口量的變動不能影響世界市場價格,如同完全競爭的企業(yè),只是價格的接受者。這樣,該國征收關稅后,進口商品國內價格上漲的幅度等于關稅稅率,關稅全部由進口國消費者負擔。
如果進口國是一個貿易大國,即該國某種商品的進口量占了世界進口量的較大份額,那該國變動進口量就會影響到世界價格。因此,大國征收關稅雖然也有上述小國的種種關稅經濟效應,但由于大國能影響世界價格,因此從局部均衡分析所得的征收關稅的代價和利益對比的凈效果,就不同于小國情況了。
2014年11月23日,中方將給予最不發(fā)達國家97%稅目的輸華商品提供零關稅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