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日:1830年10月4日
國慶日:1831年7月21日(國王利奧波德一世登基日)
比利時官方語言為荷蘭語、法語和德語。比利時北部弗拉芒地區(qū)主要講荷蘭語,南部瓦隆地區(qū)主要講法語,東部列日省的東部地區(qū)有講德語,不過數(shù)量非常少。
比利時主要宗教為天主教,信徒占人口75%-80%,只有10%-20%定期參加禮拜活動。其它宗教包括伊斯蘭教、基督教新教、以及猶太教。
宗教是比利時與荷蘭分家的一個重要原因。荷蘭主要信基督教新教,1830年荷蘭南部天主教地區(qū)爭取獨立后,便形成了比利時。比利時也是許多歐洲神秘教派的活動中心。
比利時的古城布魯日是一個保存完好的中世紀城市。她以精美的建筑、完整的古城布局、亮麗的風景、悠久的歷史、藝術、宗教、巧克力等等,吸引著來自全世界的游客。
比利時人真誠、重感情、為人處事謹慎,不喜歡張揚,很少在公開場合喜形于色。社交場合衣著整齊、得體。在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主動握手并做自我介紹,親朋好友相見,習慣施擁抱禮,關系密切的可行貼面禮。
比利時人見面稱謂與問候,要在姓氏前冠以先生、小姐、夫人和頭銜等尊稱。但隨著時尚的流行和社會的簡約化,也常直呼其名。
在比利時與對方見面最好事先約好,貿然到訪屬于不禮貌行為,甚至會被拒絕見面。無論商務還是私人約會,都應準時赴約。比利時人極少邀請外人到家里做客。
在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宴會上,祝酒很有分寸,講究禮節(jié)。在比利時,人們見面交談忌諱打探個人收入、年齡、宗教信仰、情感等隱私。比利時人飲食習慣上以西餐為主,但對中餐也情有獨鐘。
比利時是美食王國,在歐洲久負盛名,以各式海鮮貝類最著名。其盛產(chǎn)的貽貝,肥大口味佳,在各種的烹調方式中以白酒蒸貝最能品嘗其鮮美原味。比利時菜有好多種,在法蘭德斯可以捕獲到四十多種魚類。北?;椅r配番茄是一道一直被眾多外國人傾慕的法蘭德斯特有的美味佳肴。鰈,一種肉質堅硬的扁平狀魚也深受歡迎。
以白酒熟煮的淡菜,鮮美多汁,薯條炸得恰到好處,還有超過350種的啤酒,其中以lambic及Trappist最著名。
來比利時還一定要品嘗法蘭德斯式的蘆笙、布拉邦得式野雞、根特的雞湯、比利的干酪屑和烤苣菜深受人們喜愛。雪維菜燉鱔魚、阿登高地的梅醬兔肉、野味和越橘。
喜歡吃甜品的人可以品嘗很多種蛋糕、蛋奶烘餅及具有比利時獨特口味的巧克力(約400種),巧克力以杏仁口味為代表。不少菜烹調時加入啤酒。啤酒是比利時修道院里發(fā)明的飲料,有300多類,五顏六色,使人大開胃口。比利時人喜歡品嘗啤酒時加一塊干酪(比利時干酪有85種)。
比利時最著名的是淡菜配薯條。淡菜是一種黑殼的海貝也叫貽貝、青口或海虹,比利時人通常用芹菜葡萄酒清煮,配以油炸的薯條。比利時的啤酒品種最多,有各種不同的口味值得嘗嘗。
白葡萄酒羹;貽貝堪稱比利時的名吃。是把芹菜、菠菜等炒了之后,加入貽貝一起蒸。是最大眾化的烹調方法。吃它的時候,加上一杯酒,很能勾起人的豪情壯志。其花樣變化很多,有西紅柿醬、白調味醬等種類。配才能一般是剛炸好的弗里茲。不用叉子,而用貝殼夾著吃,是地道的比利時吃法。
比利時的酒,比利時人大多喝的是啤酒,但是還有熱尼耶弗爾,是通過蒸餾發(fā)酵的麥芽而制成的燒酒,以前是通過蒸餾熱尼耶弗爾漿果而制成的。是比利時的杜松子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