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統一了大部分地區(qū),剩下的陳軍事弱小。公元581年,楊堅篡取北周皇位。楊堅篡位既得益于北周宣帝暴崩的偶然,又僥幸于近侍內臣矯詔輔政,從而控制中樞。楊堅依靠北周武帝宣帝兩朝積累起來的強大皇權,鞏固了自己的統治基礎,終于篡奪了北周的國祚。開皇九年(公元589年),隋文帝南下滅陳。隋文帝楊堅又進行了不少改革。在政治上,他以確立u201c三省六部制u201d的政治體制為中心,加強了封建中央集權制;經濟上,他采用北朝以來的田畝制,促進了農業(yè)的發(fā)展。文化上隋文帝推崇佛教。隋煬帝楊廣即位不久之后,進行過度殘暴的征斂與統治,導致大規(guī)模農民起義使隋朝統治崩潰,隋朝楊廣造成了極其嚴重的隋末大亂,導致人口銳減到200余萬戶,留下隋末嚴重分裂的局面。
李淵李世民起兵時只有太原一地,打進關中之后,公元618年,李淵建立唐朝。之后,李淵李世民唐朝逐步攻滅眾多隋末割據勢力,統一,結束隋末大亂。李世民登基后攻滅突厥國、吐谷渾國、西域諸國、薛延陀國等眾多外敵,擴張占據河套、漠南、漠北、西域、安南等地,并且在這些地區(qū)建立了統治,使唐朝開始長期統治這些地區(qū)。
唐朝在政治上,完善了u201c三省六部u201d的政治體制;完備了教育體系;制定了更加完整的法律。在經濟上,實行均田制,獎勵墾荒,安定農民生活,使農民進一步擺脫了魏晉隋時代半農奴式的人身依附狀態(tài),取得了相對獨立的地位。
唐對商業(yè)采取寬松政策,交通便利,貨幣和度量衡統一,商品貿易和文化交流空前活躍。都城長安有中外商賈u201c二百二十行u201d之多,是使臣商旅云集之地,也是一個開放性的國際大城市。唐的手工業(yè)也十分發(fā)達,既有官營作坊,又有私營作坊,絲綢、金銀器、u201c唐三彩u201d均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唐朝已不u201c獨尊儒術u201d,而是讓儒、佛、道三教并舉,這也在客觀上增進了政治的開放和民族的融合,促進了經濟和文化藝術的繁榮。唐代國力強大,聲威遠播東亞,外患少,大多數農民都免除了兵役。在這樣一個較為清新自由的空氣中,唐朝人充滿自信精神,在文化上形成了一種高昂灑脫、豪爽開朗、健康奮進的格調。盛唐前后,無論是散文、詩歌、傳奇,還是建筑、音樂、繪畫、雕塑、雜技、舞蹈、書法和工藝美術,都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成就,取得了遠超秦漢的繁榮。唐代敢于和樂于吸收外來文化和融合國內各民族的文化,其文學藝術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都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唐代文化遠播海外,對伊朗、日本、高麗、南亞次大陸、阿拉伯、東羅馬帝國乃至非洲都有深遠的影響。
唐朝被內訌安史之亂嚴重削弱。平亂后歸附唐朝的河北三鎮(zhèn)割據。根據歷史學家張國剛研究藩鎮(zhèn)的專著《唐代藩鎮(zhèn)研究》,唐朝后半段的大部分時期里,絕大部分藩鎮(zhèn)不割據,只有河朔等極個別藩鎮(zhèn)割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u201c須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軍情u201d,而且割據藩鎮(zhèn)也曾解除割據。唐末黃巢之亂時才出現普遍的藩鎮(zhèn)割據。
唐朝后期工商業(yè)取得很大發(fā)展。u201c絲布為衣,麻布為囊,氈帽為蓋,革皮為帶,內邱白甕甌,端溪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u201d。唐朝官方下令禁止官員經商,有利于民間普通工商業(yè)者的發(fā)展、壯大。唐朝官方還下令u201c宜令諸道一任商人興販,不得禁止往來u201d,有利于商業(yè)的發(fā)展。
唐朝發(fā)明了雕版印刷術。唐朝后期開始普遍使用雕版印刷術。宋朝畢昇雖然發(fā)明了活字印刷術,但并不實用。宋朝、元朝、明朝時期普遍使用的仍然是唐朝發(fā)明的雕版印刷術。
881年,黃巢攻陷長安,唐朝不久反攻攻滅黃巢。在黃巢之亂趁機做大的軍閥藩鎮(zhèn)勢力日強,原黃巢部將投降唐朝的將領朱溫做大,廢唐帝,建立后梁。之前,各地節(jié)度使已相繼稱王,構成十國的主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