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圖:
4.在CFR條件下,賣方在貨物裝船后必須發(fā)出裝船通知,以便買方辦理投保手續(xù)。如果貨物在運輸途中遭受損壞或滅失,是由于賣方未發(fā)出裝船通知使買方漏保,那么賣方不能以風險在船舷轉移為由免除責任。( )
5.某公司以(2FR貿易術語出口一批貨物,船只在運輸途中擱淺,使部分貨物遭受損失,賣方在完成應盡義務條件下可對此不理。( )
6.CIF價包括成本、運費和保險費。( )
7.我國某工藝美術品公司對英國出口一批陶瓷,以CIFLondon條件成交,我方業(yè)務員將此理解為在倫敦交貨,這種理解是正確的。( )
8.按CIF術語成交的合同,貨物的運輸和保險都由賣方一手操縱,賣方應及時落實貨源,安排船舶,申報出口,裝船發(fā)運和辦理投保手續(xù),按時履行在裝運港交貨的義務,并負擔到目的港之前的風險。( )
9.當買方不愿負擔裝卸費時,在商定合同時可要求在CIF后加列LinerTerms或Landed字樣。( )
10.國際貿易慣例的適用是以當事人的意思自治為基礎的,但如果當事人雙方一旦選擇了適用國際貿易慣例,買賣雙方就不能在合同中做出與慣例不符的規(guī)定。( )
11.F組貿易術語下,賣方負責貨物出口的報關手續(xù)和費用,由買方負責貨物進口的報關手續(xù)和費用,賣方承擔的風險在貨物越過船舷時轉移給買方。( )
12.C組貿易術語下,風險劃分與費用劃分是兩個相同的概念,風險的轉移與費用的交付是一致的。( )
13.FOB、CFR、CIF是國際貿易中經常采用的3種貿易術語,它們都適用于水上運輸。( )
14.在CFR貿易術語下,如果賣方未向買方及時發(fā)出裝船通知,致使買方未能辦理貨物保險,一旦貨物在運輸途中遭受損失或滅失,賣方可以風險在船舷轉移為由免除責任。( )
15.一般來說,當運價看漲時,為了避免承擔運價上漲的風險,可以選用由對方安排運輸的貿易術語成交,如按C組術語進口,按F組術語出口。( )
16.在國際貿易中,按FOB條件訂立的合同,賣方有時也可接受買方的委托代辦保險。( )
17.上海某公司以CIF條件從國外進口一批貨物,貨物在運輸途中遭遇颶風全部損失,幾天后,對方憑包括正本提單在內的全套合格單據要求我方付款,我方以貨物滅失為由拒絕付款,這種行為是合理的。( )
18.只要交易雙方清楚各自的責任,在一些其他運輸方式中也可以使用CIF等常用于水運的貿易術語,比如在空運中使用CIF術語。
( )
19.在裝運合同中,賣方在約定的時間和地點,將貨物交給承運人或裝上運輸工具,即完成交貨,他無義務保證貨物按時抵達目的地。
( )
20.在CIF條件下,由賣方負責辦理貨物運輸保險,在CFR條件下由買方投保,因此,運輸中貨物滅失或損失的風險,前者應由賣方負責,后者則由買方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