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line與Mint模式很類似。
1、Timeline本質(zhì)是什么? 說白了,F(xiàn)B通過Timeline來還原歷史。這跟Google企圖數(shù)字化各種信息沒有兩樣。
2、為什么Timeline今后的關(guān)聯(lián)營銷很類似Mint模式? Mint捆綁了用戶個人的各種財務(wù)信息,包括銀行賬戶、信用卡、貸款、退休金賬戶等。Mint通過分析用戶的消費與理財行為,向其推薦收益率更高或者省更多錢的理財產(chǎn)品。
那么,Timeline有那些關(guān)鍵營銷點呢?我認為,人們對朋友歷史的興趣點集中在幾個主要節(jié)點:童年、從學(xué)校畢業(yè)、參加工作、交男女朋友、結(jié)婚、生子、旅游等。圍繞這些進行推薦與重復(fù)消費,很有意義。
其次,有了Timeline做主線,各種周小結(jié)、月小結(jié)、年度總結(jié)的數(shù)據(jù)報告就水到渠成的出臺。這種信息的定期整合會很有用,就像你早上帶了一個小玩意外出,傍晚回家點擊網(wǎng)站數(shù)據(jù)庫就可以看到你一天的血壓統(tǒng)計記錄,然后旁邊是一些專家的建議。在信息統(tǒng)計報表中,F(xiàn)acebook會告訴你已經(jīng)做了哪些事情,朋友與你的交互情況,然后,F(xiàn)acebook推薦的是...
當用戶記錄從出生到現(xiàn)在的信息都齊全了,是不是該做個人相冊呢?出個個人Life on Facebook全集呢? 印刷品? 這些都是小生意。
3、 Timeline的啟發(fā)?
Facebook Timeline引起我的另一層思考是,
知乎該如何從這些新功能上獲得啟發(fā)?從某種層面上來說,知乎做的事情與Google、Facebook是一致的,Google正在動用大量的機器去幫助人類整理信息,F(xiàn)acebook收集了所有用戶的瑣事,而知乎想去挖掘并整理那些藏在每個大腦里面的經(jīng)驗和知識。Facebook Timeline是Facebook用來整理用戶瑣事的那根線,那讓知乎的用戶發(fā)揮更大貢獻的那根筋是什么?
4、 Timeline的不足之處?
BTW,我所擔心的是,用戶到底有多大興趣去補全自己的信息?從我個人的測試來看,Timeline還挺難用的,而且,需要耐心去回憶自己的各個重要成長點。FB看似缺乏一個有效的激勵去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或許,從它發(fā)布之日起,Timeline才會真正發(fā)揮作用,而不是從用戶的出生之日起。
5、其他 新的Profile頁面的確很吸引人,吸取了眾多Web2.0網(wǎng)站的展示元素,我們可以看到
http://about.me、path等的痕跡,甚至讓我想起了數(shù)年前,王興在海內(nèi)網(wǎng)為朋友分類也提供了一個Timeline的功能。但這些足夠吸引多久?
多年前Facebook翻譯計劃獲得Geek的積極響應(yīng),祝愿這次也一樣成功。
參考信息:
[0] Mint模式(中國經(jīng)營報)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10830/265172.html。
[1] Facebook Timeline官方版視頻介紹:
https://www.facebook.com/about/timeline [2] 7步啟用Facebook新版?zhèn)€人檔案的方法 (@36氪) :
http://www.36kr.com/p/48790.html [3] Facebook時間線誕生背后的故事 (@36氪) :
http://www.36kr.com/p/48773.html [4] 2011年Facebook f8開發(fā)者大會圖文實錄,新浪科技報道:
http://sd.csdn.net/a/20110923/304829.html [5] FACEBOOK F8 CONFERENCE: 9-23-11, Qwiki報道:
http://www.qwiki.com/q/#!/Facebook_F8_Conference:_9-23-11